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源推荐 > 正文

WMS实战·批次管理,不是字段,而是仓库的生死线

jasimen 2025-09-01 04:37 5 浏览

凌晨两点,质检电话打进来:今天生产的原料发现异常。仓库经理被问的第一句话是:

“这批货在哪?能不能只拦住有问题的批次?”

如果有批次管理,三分钟能锁定问题批次;如果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整 SKU 召回。损失可能翻十倍。

这就是批次的意义:平时不起眼,关键时刻救命。

一、批次设计的三个关键

1. 编码:批次号必须系统生成,信息放属性里

批次号千万别自己编,看上去聪明,其实后患无穷。最稳的做法是:

  • 主键:让系统自动生成唯一号,作为这批货的身份标识;
  • 属性:供应商批号、生产日期、到期日、产地、温层,用来展示和筛选。

这样一分工,系统保证唯一性,人能看懂属性,谁都不打架。避免了供应商批号撞车、人工填错、跨系统迁移时全乱套。

换句话说,唯一性交给系统,业务信息交给属性。

特别提醒:至少要有“生产日期+到期日”,否则 FEFO(先到期先出)没法执行。

2. 流程:批次要落地,必须嵌在动作里

很多仓库嘴上说“我们有批次”,实际上只是填了个字段。等到真要追溯时,SKU 没问题,但批次全乱。

说白了,批次必须嵌进动作里,才算真的落地。

收货:先记来源,再给货“身份证”

收货环节最容易偷懒:工人扫了 SKU 就算收货,批次要么乱填,要么干脆不填。

我见过一家食品厂,因为收货环节没录批次,半年后遇到质检抽查,最后只能整 SKU 下架,几十万货当废品销毁。仓库主管事后直拍脑袋:“要是当时多扫一下码,就不会出这种事。”

正确顺序就像进站检票:先看车票(入库单),再确认人(SKU+批次),最后盖章(托盘码)。只要缺一步,后续追溯都会崩。

最小代价就是:收货时一定要录批次+打托盘码,别省这两秒钟。

上架:先扫库位,就像开门

上架如果不扫库位,系统只知道托盘在库里,却完全不知道在哪一格。拣货员找货,就像大海捞针。

所以顺序很关键:先扫库位码,再扫托盘码,就像“先开门再进人”。这样一来,系统能记住哪一批货在哪一层哪一格,后续拣货和盘点才能高效。

出库:三次确认 = 三个人签字画押

旺季仓库最怕错拣。单子多、节奏快,如果流程里批次不受控,错拣率会直线上升。

我在一家 3PL 仓见过这样的事故:拣货员图快只扫 SKU,不扫批次,两批同品不同保质期的货混装发走,结果客户投诉直接炸锅。最后整车退回,仓库当晚加班复核,几乎全员通宵。

正确做法是三次确认:

  1. 拣货时:扫任务单、库位、托盘/批次;
  2. 复核时:再扫一遍箱码/托盘,比对明细;
  3. 装车时:再扫运输箱码,生成装车清单。

这三次,就像三个人签字画押,少谁都不完整。

退货:能不能认回原批次,是关键分界线

退货最怕假货混仓。能反查到原出库批次,就能放心再入库;反查不了,就必须隔离。

最小代价方案就是:退货一定要能反查原批次,对不上就别放回去。

特别提醒:在高价值品或医药行业,还要到 SN(序列号)级别,批次和 SN 同时落地。

盘点:账对账,而不是人对人

很多仓库的盘点还停留在“一个人喊,一个人记”。批次盘点要改成系统对系统:

扫库位,系统弹出“应该有什么”;再扫实物批次,系统立刻生成差异单。这样盘点不是扯皮,而是黑白分明的账对账。

特别提醒:医药/食品行业要注意,循环盘点可以,但法规仍要求定期做全盘点。

召回:五分钟能不能拉出清单

召回是批次管理的“终极考试”。输入一个批次号,系统应该几分钟内告诉你:哪些货在库里,哪些已经装车,哪些发给了哪些客户。

我在医药企业见过一次演练:输入批次号后,系统 3 分钟就生成“在库/已发/客户清单”,全场松了口气。

但在另一家快消企业,真遇到质量投诉时,仓库只能说“SKU 出库了,但不知道哪一批”。最后公司只能全量召回,几十万单包裹打水漂。

特别提醒:专业仓库会设定 SLA(如 5 分钟出清单),并定期演练(季度/半年一次),否则召回只是纸上谈兵。

小结

收货、上架、出库、退货、盘点、召回,六个环节就像六道关卡,缺哪一关,追溯链条就断在哪。它们不是额外负担,而是仓库日常动作里必须嵌进去的检查点。

二、行业对照:不同赛道,不同基线

在不同的行业里,批次的重要性差别巨大,背后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法规要求、风险代价、客户容忍度。

食品行业

食品必须管批次,原因很直接:保质期和食品安全。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监管要求企业在最短时间内锁定受影响的批次并召回。我有客户就是因为没做批次,整SKU全召回,损失几百万。那次之后,老板才痛下决心:批次管理写进日常。

医药行业

医药比食品更严格。批次不仅要管理,还要和SN(序列号)配合使用。一粒药、一支针剂都可能关系到生命安全。我见过的医药仓,连“批次+SN对不上的一箱药”都直接报废,哪怕损失几十万,也绝不冒险。

电商/快消行业

电商和快消看似量大,但单件价值低、风险低。客户对偶尔的错拣或批次差异往往能容忍。但风险在于:一旦出问题,没有批次,召回范围会从几箱货放大到几万单订单。很多仓库主管事后才明白:原来“不做批次省下的几分钟”,最后可能换来几天的灾难。

一句话总结:法规越严、风险越高、客户越敏感,批次管理就越不能省。

三、写在最后

很多中小企业心里清楚:理想的批次管理是全链路、全属性、全追溯。

但现实是,人手有限、预算有限、系统也有限。于是要么干脆不做,要么做到一半卡在流程里,最后形同虚设。

所以,这篇文章想强调的不是“教科书上的完美批次”,而是:就算资源有限,也要先守住几个关键动作,把风险降下来。

最后总结:

  • 批次不是摆设,它决定你能不能在关键时刻追溯和召回。
  • 编号要唯一化,信息要拆属性,流程里关键动作必须扫。
  • 中小企业别追求一步到位,先守住收货、上架、出库、退货四步闭环,就能防掉八成风险。

最小动作版(能落地的做法):

  • 收货:录批次+打托盘码;
  • 上架:先扫库位再扫托盘;
  • 出库:系统分配FEFO,不靠人记忆;
  • 退货:能反查原批次,对不上就隔离。

现实可能很骨感:仓库主管嫌麻烦,老板嫌多花钱。

可一旦出事,损失往往是打印机墨盒的钱 ×1000 倍

批次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救命的保险丝。

那你们的仓库呢?

是只管 SKU,还是已经做到批次?有没有因为没管批次而吃过亏?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本文由 @橙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相关推荐

我和我亲侄子,前些年因宅基地问题两家吵过架,从此我们不交往了

宅基地,这两个字怎么听着都沾着点泥土气,可实际上却能把一家人搅得天翻地覆。你说,亲情这东西,多少年扎根一块地头,却能因为几尺宽窄,一下子从“你家孩子喊我婶”的亲热,变成“见面都像没见过”的生分。事情就...

130㎡4室变2室,一家3口住,爽歪歪

凌晨1点,你抱着电脑刚进家门,钥匙插了三次都没对准锁孔——包里塞着昨天的外套、客户的资料、孩子的绘本,翻得一团乱;早上7点,你站在衣柜前急得冒汗,昨天刚买的衬衫明明放在这里,怎么就找不到了?孩子的玩具...

广西一家千里赴渝求解微浸润腺癌,术后一年一切皆安未来可期

#呼吸健康保卫战##肺癌##生命摆渡人##重庆戴纪刚#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本就独特又精彩。漫长的人生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风风雨雨”,但不该因这些“小问题”就乱了自己前行的脚步,可以静观其变等待等待一个可...

河南有户人家闹出新鲜事,前妻姐姐嫁给妹夫,三个娃从此有新妈。

河南有户人家闹出新鲜事,前妻姐姐嫁给妹夫,三个娃从此有新妈。“前妻的姐姐嫁给妹夫”——一句话就够炸裂,可细想,又好像没那么狗血。孩子亲妈刚走,俩娃一个五岁一个三岁,天天哭着找妈妈。男人下地干活连饭都不...

《清明上河图密码》赵不尤真实身份曝光:一家五口没有普通人!

清明上河谜案:赵不尤一家没人简单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赵不尤这一家的经,恐怕比起咱们邻里巷口听来的还要稀奇。儿子不像儿子,爹也不是省油的灯,媳妇满身江湖气,弟妹又不是同父同母。坐在茶铺里听人说几句,这家...

儿子一家从新西兰回来探亲,看见他们朝我走来的那一刻,百感交集

儿子一家今天要从新西兰回来,家里像提前过年一样,气都憋在心口。说不上是喜还是怕,反正老母亲的心,乱成了一锅粥。你说这人活到岁数了,啥大风大浪没见过,但就这一天,脚底还是有点打飘。悬着的心,真跟年轻时见...

WMS实战·批次管理,不是字段,而是仓库的生死线

凌晨两点,质检电话打进来:今天生产的原料发现异常。仓库经理被问的第一句话是:“这批货在哪?能不能只拦住有问题的批次?”如果有批次管理,三分钟能锁定问题批次;如果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整SKU召回...

郑恺家人被传乱花钱,小姨子反击姐夫指责,8万买包真相曝光.

郑恺家人被传乱花钱,小姨子反击姐夫指责,8万买包真相曝光.最近网上闹出个大事,郑恺的小姨子苗艺博被造谣说用姐夫给丈母娘的亲戚卡买了八万多的包包首饰。这事从八月中旬开始传,很多人信以为真,还骂她吃姐姐姐...

如果你的父母五六十岁了,还要找对象,你要主动和他交换6个问题

你敢想吗?要是你妈或者你爸五六十岁了、单身许多年,一天跑来问你:“闺女儿子,你给我留个心眼,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对象?”八成你脑海里第一步不是高兴,而是“天啊,老脸往哪搁?”要搁我身上,怕是也得脸红半天。...

广州一家三口的小家火了:55㎡面积不大却切成三室,真的太好住了

最近刷到广州这户55㎡的小三口之家,看着他们把小房子折腾得那么舒服,突然就想起自己刚结婚那会儿住的40平老破小——同样巴掌大的地方,人家怎么就能活出三倍的舒坦劲儿?其实现在年轻人买房,尤其是一线,谁不...

拒绝把2套房过户给儿子,儿子儿媳玩断联,父母改遗嘱全送给女儿

来自网友投稿:01周一早上,家里饭桌还没收拾,儿子媳妇就顶着大黑眼圈,坐过来直接开门见山。“妈,爸,新房子,你们啥时候去公证?过户手续能快点不?”我刚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湿抹布,愣了一下,看了看他俩...

台湾女星狄莺一家再掀风波!前女友爆料家丑,引发网友热议

---###文章正文:说起台湾的老一辈女星,狄莺这个名字估计不少人都听过,人家年轻时候可是大红大紫的,但近些年来,她的事业基本偃旗息鼓,反倒是因为她儿子孙安佐频频闹出幺蛾子,她随之不时登上新闻,一家...

难怪婴儿被换爸妈看不出来?网友分享真实了,原来他们都长一个样

抱错娃这事儿,听着像电视剧,其实离咱们并不远。2009年,俩孩子被医院弄混,各自在“别人家”长到五岁才发现,最后靠DNA换回亲爸妈。五年朝夕相处,一验血就天翻地覆,谁受得了?为什么没早发现?说白了,新...

郑恺家人被传乱花钱.亲戚互撕反转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郑恺家人被传乱花钱.亲戚互撕反转背后藏着什么秘密?“人红是非多,连亲戚刷卡的声音都能被放大成雷。”谁想到,一张“八万爱马仕”的截图,竟让郑恺一家连夜发声明、小姨子凌晨写长文,反转得像八点档。真相反转只...

情深深雨濛濛:王雪琴为儿女做了那么多,如萍为啥老和她对着干?

她嘴上什么都敢说,心里却未必什么都敢承认。王雪琴这个人啊,总是喜欢把身边的局面变得热热闹闹的,还总觉得自己能扛下一切。可是你仔细琢磨,就算她把家里搅成一锅粥,争来抢去,最后的赢面,真就全在她手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