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源推荐 > 正文

《檀香刑》:施刑之后再活5天,残酷的刑罚,冷漠的人性

jasimen 2025-05-06 19:36 1 浏览


1897年,德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为尽快把山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修建铁路、抢夺农田,引起老百姓的反抗。

1899年11月22日,孙文(可不是孙中山)在绳家庄召开大会,组织抗德队伍。1900年4月9日,抗德群众数千人从绳家庄北上,焚烧窝铺数座。下旬,孙文带领群众击退清兵的进攻。随之,德国顾问指挥的清兵洋枪队参战,群众损失惨重。因叛徒出卖,孙文于5月3日被捕。

《高密县志》上的这段记载被莫言创作出一部长篇小说《檀香刑》,这也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



莫言构思巧妙,这件事情中三个主要人物:反抗者孙丙、抓捕者县太爷钱丁、行刑者刽子手赵甲。莫言用一个女人孙眉娘把这三个人串联起来,从不同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情,把这个故事讲述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也写出了了在这个历史事件下不同人物的表现。

01

孙眉娘的作用是把这三个主要人物串联起来,她是反抗者孙丙的女儿,她是抓捕者钱丁的情妇,她是行刑者赵甲的儿媳。

孙眉娘就是封建社会中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娇媚风骚、容貌如花,只是因为一双大脚,不得以嫁给半傻的赵小甲。靠着卖狗肉、黄酒为生。

在孙眉娘眼中,没有什么家国情怀,有的只是自己的小日子,有的只是自己的享乐。孙眉娘是能干的,她嫁给了半傻子赵小甲,也没有哀怨、没有自暴自弃,照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只是赵小甲愚呆蠢笨、不解风情,当她遇到风流倜傥的高密县令钱丁的时候,就心意动摇,一步一步的进入了钱丁的怀抱。

如果反抗者不是孙眉娘的爹爹,这样的历史事件与孙眉娘这样的人是无关的,她只会精心的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这样的人,本性并不坏,只是享乐主义至上,她的人性中隐藏的就是自私和享受。

对于亲爹带领百姓仗义执言、抵抗洋人和清政府的行为她是不能理解的。在爹爹被抓之后,她还埋怨道:

"你不好好唱你的戏,唱那些帝王将相,扮那些才子佳人,骗那些痴男怨女,赚那些大钱小钱;喝黄酒吃狗肉,享你的清福,度你的神仙岁月。偏要逞能,胡言乱语,得罪了洋人,惹恼了知县,板子打烂了屁股,还不低头认输。"

从她眼中看到的世界是享受的,她只为自己考虑。

可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国将不国的时候,普通老百姓想要的平静的生活也成了妄想,最终因为爹爹的事情把孙眉娘牵涉进来,杀了行刑者刽子手赵甲。



02

赵甲;孙眉娘的公爹,刑部狱押司首席刽子手,冷酷、残暴、变态、杀人无数,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砍下的人头,比高密县一年产出的西瓜还要多。

赵甲对自己的职业有高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他说:

"别人瞧不起我们这一行,可一旦干上了这一行,就瞧不起任何人,跟你们瞧不起任何猪狗没两样。"

"脸上涂了鸡血的刽子手,已经不是人,是神圣庄严的国法的象征。"

在他的眼中,自己就是"神圣庄严的国法的象征"。

赵甲杀人不问对错,只管执行命令,并且手段极其残忍,他的残忍的手段也是在执行命令,从不去考虑命令的对错。这样的思想根植于他的头脑之中,所以,就算行刑的对象是自己的亲家,他也毫不留情,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并且不惜一切代价来完成上级的命令,从不考虑命令是否正确,手段是否残忍。他对人命根本就不关心,只关心刑法的效果好不好。

在他眼中,风起云涌的时代大势不是他考虑的事情;家国情怀、百姓疾苦不是他考虑的事情;生活琐事、家长里短不是他考虑的事情;就连自己的儿媳出轨县太爷也不是他考虑的事情。他只考虑如何执行上级的杀人命令,如何把行刑做得完美无缺,赵甲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杀人机器。

从职业的角度来说,赵甲是一个完美的刽子手,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他不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最终,在执行檀香刑的第四天,被自己的儿媳所杀。

03

钱丁:进士出身,做过两任县令,从做官的角度来说,钱丁是一个合格的封建官僚,他关心群众生活,热爱子民。作为一个在封建传统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个知识分子,他能文能武,既有深厚的传统智慧,又有一定的开放的胸襟,他对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

"这大清的气数,已经到了尽头。太后擅权,皇帝傀儡,雄鸡孵卵,雌鸡司晨,阴阳颠倒,黑白混淆,小人得志,妖术横行——这样的朝廷,不完蛋才是咄咄怪事!"

但是,忠君思想又使他无法做出反抗,他的内心中有着强烈的道义的力量,然而,在皇权体制中培养出来的胆小懦弱的个性,又使他不可能旗帜鲜明地展露出自己的人生信念。

最后,知识分子的良知唤醒了他心灵深处的人性之光,让他在绝望之中走向了反抗的道路,虽然他的反抗是自残式的。

在檀香刑执行的第四天,孙丙受尽了折磨,猫班也被一网打尽,夫人也喝药自尽,钱丁终于良心发现,不再为他的大清国尽忠,不再受上级官员及洋人的摆布,走上了自残式的反抗道路,他结束了孙丙的生命,让孙丙不再受肉体的折磨,让洋人想用孙警示他人的计划不能得逞,也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04

赵小甲:孙眉娘的丈夫,赵甲的儿子,痴呆愚笨。

小时候,赵小甲的娘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世上的人都是畜生投胎转世的,谁要是能得到老虎的胡须,就能看清人的本相。

从此以后,得到虎须,看清世人的本相,成了赵小甲的最高人生目标。因为没有得到虎须,所以他一直没有看清人的本相,一直生活在浑浑噩噩之中。自己的媳妇成了县太爷的相好,弄得满城风雨,尽人皆知,他还是浑浑噩噩,懵懵懂懂。

一直到县太爷派人来请赵甲去杀人的时候,赵小甲才看清了人的本相。

原来:自己的媳妇孙眉娘是一条大白蛇;爹爹赵甲是一只黑豹子;县太爷钱丁是一只老虎;师爷则是刺猬,四个轿夫竟然是四头驴。

所有人,在傻子赵小甲面前都显示了本性。

而赵小甲的感受颇具哲理意味:

"人还是少知道点事好,知道的越多越烦恼。尤其是不能知道人的本相,知道了人的本相日子就没法子过了。俺看到了老婆的本相,挺好个的老婆也就不是个老婆了。如果俺不知道他是蛇变的,俺还敢有滋有味的搂着她睡觉,知道了她是蛇变的,俺还怎么敢搂着她睡觉?"

这和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如出一辙。

赵小甲过了大半生浑浑噩噩、懵懵懂懂的日子,这大半生他虽然没有享受荣华富贵,却也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度过的。

一旦看清了人的本性,赵小甲就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也将要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檀香刑执行的第四天,钱丁结束孙丙生命的时候,赵小甲挡在了孙丙的身前,提前结束了生命。


05

孙丙:孙眉娘的爹爹,檀香刑的受刑者。

孙丙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猫腔本来是一个地方小戏种,是孙丙把它发展成了能拿得上台面的大戏,孙丙也成为猫腔的祖师爷。如果生活在太平盛世当中,孙丙的最大可能是成为戏曲界的一代宗师。可是,时代风云改变了他的人生。

有才华的人往往是一身傲骨的,孙丙的一部漂亮的胡子给他唱的戏增色不少,偏偏新来的县太爷钱丁也有一部漂亮的胡子,并且也是钱丁引以为傲的东西。孙丙要和县太爷斗须,比谁的胡子更漂亮。孙丙和县太爷钱丁斗须失败,钱丁并没有为难他。

后来,钱丁的夫人派人假扮钱丁薅掉孙丙的胡子,本意是在孙眉娘和钱丁之间制造矛盾,以免他们走到一起。可是,钱夫人的这个举动不但没有把钱丁和孙眉娘隔开,反而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从钱丁和孙眉娘第一次见面起,他们就心有灵犀、相互爱慕,可是,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县太爷,一个是普普通通的小店店主,相差太远。虽然朝思暮想、日思夜念,但是世俗的力量还是让孙眉娘不敢踏入县衙半步。同样,受封建礼制的约束,钱丁也没敢走出县衙,踏进孙眉娘的小店。

孙丙的胡子被薅,给了孙眉娘力量,他要为父报仇,勇敢的走进了县衙。从此,就和县太爷钱丁走在了一起。

胡子被薅的孙丙重新娶妻生子,开茶馆为生,日子也过得去,可是修铁路的德国人杀了他的妻子儿女,彻底断送了他的平静生活。

孙丙最后走上反抗道路是由两次偶然事件促成的,胡子被薅,使他离开了舞台;妻儿被杀,使他走上了反抗道路。

看似是偶然事件,但是在乱世当中,这似乎又是必然,。

最后,在德国人的要求下,赵甲用残酷的檀香刑处死孙丙。

具体做法是:用檀木削成宝剑的形状,从肛门串进人的身体,从后勃颈串出,不伤及内脏,实施这个酷刑之后,还要保证孙丙活五天,活到火车通车典礼的那一天,以此来警示世人。

檀香刑是由赵甲具体实施的,是由钱丁提供保障的,在檀香刑实施的第四天,忍无可忍的钱丁提前结束了孙丙的生命。

07

整部小说围绕檀香刑的实施,从多个视角写起,将这个酷刑故事写得曲折多变、波澜壮阔。同时,人物叙述充分个性化,不同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孙眉娘大胆泼辣、野性十足;钱丁文韬武略、瞻前顾后;赵甲狡猾自傲、奴性十足;赵小甲幼稚单纯、平面直观;孙丙血性男儿、盲目愚昧。个人化的叙述采用了大量的民间口头语,将故事演绎得悲壮凄凉。

相关推荐

最美宋词·忆秦娥:一啼箫声秦娥咽,再啼箫声秦娥血!

「愿品诗文三分骨|望赠好友十里香」专注古典诗词|鼓励原创文学歡迎訂閱|若喜歡本文|請與好友共饗忆秦娥,词牌名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相传李白首制此词,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对...

谈《忆秦娥 箫声咽》

谈《忆秦娥箫声咽》忆秦娥箫声咽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诗坛上有诗家三李之说,既大小李和...

一天一首古诗词9:李白《忆秦娥o箫声咽》

#历史开讲#忆秦娥·箫声咽唐·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如何记忆?题目:忆秦娥又名“秦楼月,都出自本词“秦娥梦...

古诗词赏析: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百代词曲之祖

世事纷扰,诗书静心忆秦娥·箫声咽唐·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提起唐诗,人们就会想到李白,他是唐诗的顶峰,“诗...

分享一首李白的词《忆秦娥·箫声咽》

#头条创作挑战赛#抄书打卡第一百五十八天昨天,抄书打卡断更了一天。一方面是自己身体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前天我阅读了季羡林的散文《一条老狗》后,想做一个朗诵视频。在制作这个视频的时候,才感觉这个视频制...

箫诗品鉴:忆秦娥·箫声咽

古今写箫的诗词不计其数,历代文人对箫有一种独特的情怀,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比兴,来表达或喜或悲或抑或扬的心情。箫艺在箫外,在学习箫的演奏技巧同时,还应了解箫所蕴含的优秀历史积淀。让我们一同走进箫诗的世界。...

亲人去世后,为什么会有蝴蝶出现?

专注分享精彩内容,感谢各位朋友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点赞、关注和留言!祝各位读者朋友都能够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今天刷到一天新闻,小女孩的父亲去世后四七当天,一只蝴蝶落入正在熟睡女儿手掌心之中久久不愿离去...

人死后是否成为仙或上天堂,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生前的善恶…

人死后能否成仙或上天堂,因文化和信仰而异。多数宗教认为取决于生前善恶、修行或信仰虔诚度,如道教强调修炼行善,基督教注重信德与救赎。不同体系对彼岸的解释各异,但普遍导向劝人向善的核心价值观。人死后能否成...

古代为什么说冷宫是太监和下人的天堂?

紫禁城的冷宫向来被视为失败者的流放地,但这座阴森院落却为另一群人提供了特殊的生存空间。在森严的宫禁制度下,冷宫意外成为底层宫人难得的喘息之所。得势妃嫔宫中的规矩如同密织的蛛网。宫女需寅时三刻起...

只有结过婚才懂不结婚才是人间天堂,网友:和错的人结婚才是地狱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我28岁那年,家里催得紧,隔壁王婶给介绍了个对象。那男的第一次来我家,拎着两箱特仑苏,...

一个注定回不了家的孩子!门内是天堂,门后是地狱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在很多时候都会被大家提起。无论孩子以后是功成名就,还是一事无成,甚至是变得对社会有害,大家几乎都会感叹一句原生家庭。前几天刷到了一个视频,让人感触颇深:寒风...

拾金不昧!公园巡逻捡到黄金 保安报警联系失主

“幸亏遇到拾金不昧的保安大姐,丢掉的黄金当天就找回来了。”张先生4日庆幸地说。原来,3日上午,张先生坐在君临闽江马路对面的闽江北港公园一处亭子内休息,起身时没注意,口袋里的两条黄金掉出来了。“这两条黄...

小说:他自问稳操胜券,却没想到一切都是别人的将计就计

小姑娘的家,在村子的最外围,这点倒是颇令雨昊满意,他之所以选择这个小姑娘,一是看她穿的破烂,二是必要时,可以用小姑娘来保护自己,毕竟在正玄大陆,不少人还心存正义之感远的不说,柳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起...

钱钟书《围城》:爱情,总是有缘无份,婚姻,需要长期经营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写下的这句名言,道破了无数人对婚姻的复杂感受。而书中主角方鸿渐的爱情与婚姻经历,也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情感之路上的种种境...

钱钟书的《围城》写了啥?网友:浓缩成10句话,又毒舌又犀利

一句话让你来形容一下当下的婚姻,你觉得是什么?我会引用钱钟书围城里的一句话:“婚姻像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不光是说婚姻,也说了人生中的那些“潜规则”:年轻的方鸿渐在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