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源推荐 > 正文

杜秋娘演唱的《金缕衣》是青春的颂歌〔188〕

jasimen 2025-05-06 23:40 17 浏览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语义:花儿开放了就要抓紧去采摘,不要等到花谢时才去折那个空枝,劝勉人们要珍惜少年时光,奋发图强,努力进取,及时地去收获学业、事业、或爱情的成果,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即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处:1、唐·杜牧《杜秋娘诗》;2、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金缕衣》。

参资:古诗文网《金缕衣赏析》。

二、杜秋娘演唱《金衣》产生过巨大魅力

《金缕衣》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乐府诗,它劝喻人们不要追求物质生活享受,而要珍惜少年时光,热爱生活,发扬积极的进取精神,及时地去采摘劳动果实,或提高学历、或收获爱情、或建立功业,追求事业的美满与成功,做人生的大赢家。

这首短诗,含义单纯,韵味隽永,语言清丽,形象优美,一咏三叹,旋律轻盈,温馨脉脉,情意殷殷,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它文情并茂,富有哲理,是积极的青春颂歌,经典的劝学箴言,传统的启蒙教材。

据杜牧记载,《金缕衣》在那时,深得人心,流传广泛,从基层到上层,从诸侯到皇帝,无不喜欢它。当时,《金缕衣》的著名演唱者,是名伎杜秋娘,她是镇海诸侯李錡的小妾,因唱《金缕衣》,获得李錡的宠爱。野心家李錡,从诗中领悟到惜时的意义,便趁着自己的大好年华,抓紧时间,煮海铸山,壮大势力,欲与中央抗衡,走上绝路。这是野心所致,当归人品,与《金缕衣》无必然关系。

李錡的覆灭,让杜秋娘命运逆袭,她又成为唐宪宗的秋妃,因为皇帝也喜欢《金缕衣》。在秋妃演唱的诗中,他受到诗意的熏陶,遂发愤图强,厉兵秣马,先发制人,在藩镇力量还不够强大时,集中优势力量,铲除最不安分的分子,杀鸡给猴子看,收回藩镇们僭越的权力,重塑中央威望,从而获得了大唐帝国“小太宗”的赞誉。

宪宗去世后,穆宗敬重秋妃,请她做其子漳王李湛的傅姆。傅姆的悉心照料,《金缕衣》的潜移默化,漳王茁壮成长,贤明的漳王欲振兴皇室,铲除专权奸宦,后因失密,计划失败,漳王被废为庶民,傅姆杜秋娘也被逐,遣返故里金陵。

《唐诗三百首》编纂家蘅塘退士,以学者的睿智眼光,则又从《金缕衣》文本中,看出了单纯美好的内蕴,“即圣贤惜阴之意”,也就是莫负好时光,努力去追求人生的美满,收获自己的学业、事业、爱情成果,与人生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一个意思,完全是正能量,没有歧义,确认它是谆谆的劝学诗,毅然编入唐诗启蒙教本,并作为压卷之篇,以劝勉学子,学完唐诗300首,仅仅是起点,仍须“惜阴”,继续冲刺,收获新果实。

《金缕衣》的作者是谁,杜牧没说,后来,有人说是杜秋娘,也有人说是李錡,其实,这俩说都无根据。《全唐诗》署名无名氏,《唐诗三百首》则署名杜秋娘。现在,很多学者也认为,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秋娘。

至于杜秋娘,杜牧在他的诗中,只说她是《金缕衣》的著名演唱者。在无法确立古诗作者时,人们往往把著名的演唱者,当成作者,也算差强人意,总比“无人氏”有地气。

三、《金缕衣》是谆谆的劝学诗〔之一〕

《金缕衣》这首乐府诗,内容单纯隽永,是劝学之诗,全诗七言四句: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意为,我劝你不要只顾珍惜那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要珍惜美好的少年求学时。花儿开放了就要抓紧去采摘,不要等花谢时才去折那个空枝。

诗的含义直白易懂,隽永的韵味,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奏,让人读后顿生感悟,产生急迫的进取愿望,具有一股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全诗采用赋法,曲尽铺陈渲染之妙,句句都讲“惜阴”,每句又都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啰嗦,反复而有缓急,轻盈而又急迫,形成回环往复的优美旋律。

前后两联的写法,又同中有异,前联是先起兴,兴中有比;后联是譬喻,喻中也有比,反复类比,层层铺陈,回环往复,一咏三叹。

不过,在比兴时,诗人仅用本体,而对喻体未作明示,所以,读者在解读时,首先必须弄明白,以防讲不通、或产生歧义,1200年来,直至当代,弄错的人还真不少:1、“金缕衣”的喻义,不是荣华富贵,也不是功业勋绩,而是先借代高档衣饰,再比喻物质享受;2、“花”的喻义,才是荣华富贵、功业勋绩,讲得具体一点,就是学业、事业,也包括爱情,概指人生的美满与成功、一切“像花一样美的”劳动果实,而不是与“美”无关的“及时行乐”,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会劝勉你,首先要抛弃“金缕衣”、不去追求高档物质享受了,这样一来,“折花”的喻义,也就不言自明了,该是“收获劳动成果”。

四、《金缕衣》是谆谆的劝学诗〔之二〕

讲明了《金缕衣》的写法,以及“金缕衣、花”的喻义,现在可以解说全诗了。

首联两句,沿袭乐府旧例,用呼告语,都以“劝君”开始,句式相同,摆出“金缕衣、少年时”俩意象,又以“莫惜、惜取”相反态度,形成对比,决定取舍,明示“金缕衣”尽管非常珍贵,还是“劝君莫惜”,为什么呢?因为还有更加珍贵的东西要“劝君惜取”,即是,以“金缕衣”为发端起兴,引出全诗要歌咏的对象“少年时”,这样,以物发兴,引人入胜。同时,又形成一次对比,二者选一,“劝君莫惜”眼前的物质享受、追求吃喝玩乐,而“劝君惜取少年时”,要像圣贤一样“惜阴”。

至于为什么,诗中没说,因为道理不言自明,寸阴寸金,青春不再嘛,“少年时”太宝贵了,太美好了,谁能不“惜取”呢?这是常识,人人都懂。两次“劝君”, 一再规劝,情真意切。同时,两句并列对比,判断取舍,似分实合,形成内容虚实相生,诗情返往回复,劝诫恳切,劝勉谆谆,言者心诚,听者耳顺。

很显然,前联两句,采用比兴法,直抒胸臆,强调“惜取少年时”更重要;后联两句则用类比法,譬喻“惜阴”的意义,前后两个层次,又内容重复,同中有异,咏叹递进。

后联两句,以花开花落作比,前句讲“花开”, 说时光易逝,美好的时光转瞬即失;后句讲“无花”,说要勇于抓住时机,错过时机,只空留余恨。因此,这联两句,都说“折花应及时”,而前句正面说,后句反面说,以正反承接关系,决定取舍,也似分实合,反复强调。

在内容上,这两句是前两句的继续,仍然是“劝君”语,但是,动词“折”前都用了“堪、直须”副词,强化了语气,加快了节奏,劝勉收获胜利成果的态度,更加直率急切,更加热情温馨,从“劝君”到“代入”,增添了代入感,让人感到亲切。

同时,这联不似前联,不是正反并列关系,而是正反承接关系,同中有变,工整而不呆板;语气上,这两句“须……莫”云云,与前两句“莫……须”云云,又形成回文式的复叠之美。这一系列字与字、句与句、联与联之间的反复重叠,铺陈渲染,使全诗回环往复,缓急有序,韵律脉动,意蕴隽永,令人悦耳愉心,回肠荡气。

五、《金缕衣》是谆谆的劝学诗〔之三〕

从以上赏析可知,《金缕衣》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用“衣”起兴和用“花”譬喻,先起兴,兴中有比;后譬喻,喻中也有比,反复类比,层层铺陈,回环往复,一咏三叹,把“惜阴”道理,表达得直白而又温润,浅近而有韵味,脍炙人口,扣人心弦。

再者,《金缕衣》语言通俗优美,选词复叠精当,也增添了小诗的迷人魅力。譬如,将“惜、折、花”组成的词组,反复使用,竟然用了“莫惜、惜取,堪折、直须折、空折,花开、无花”,一共15个字,占全诗28个字的1/2强,而让人不见其繁,不嫌罗嗦,反而收到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娓娓动人,意境优美。

六、补白:给“花”自恰义,为《金缕衣》正名

《金缕衣》是一首优美的哲理诗,劝喻人们不要贪恋物质享受,而要珍惜美好的少年时光,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及时地去收获劳动成果,它是青春的颂歌、事业的颂歌、也是爱情的颂歌。热情坦诚,情意殷殷,字表字背,彻里彻外,都是“圣贤惜阴之意”。

而且,把“惜取少年时”,与“折取满枝花”联系起来,表示不虚度青春年华,就能获得人生新成就。生动形象,优美宜人。

如果《金缕衣》创作主旨,是把“花”喻为舞女美色,欢场示爱,宣扬“及时行乐”,那么这也仅仅是作者的主观意图,而演唱者又有意加以再创作,这一意图可能得到淋漓尽致地渲泄,曾经产生过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金缕衣》这首诗,作为一个实体文本,读者却可以不知、或不管作者的主观意图,而依据作品实体,重新加以解读,挖掘出客观的新意义,甚至是原作者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客观存在,这是符合认识论规律的。这样的例子,也实在太多了,举不胜举。

就说《金缕衣》吧,诗的中心词是“花”,而“花”作一个客观实体,它的本身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可诠释的空间很大。这个空间,允许在自恰的文本内,对“花” 字作出合理的新解。如果,把“花”喻为学业、事业、爱情、功绩勋业等等劳动成果,这就把“及时行乐”,改为“及时收获劳动成果”了。这样的话,不就符合“圣贤惜阴之意”,既能让《金缕衣》成为经典,又满足了读者更丰富、更美好的精神追求吗?

因此,广大读者更认同蘅塘退士的点评,以诗的文本自恰义为药品,救活《金缕衣》,成全一首经典好诗。

陈存选2023、04、30

相关推荐

旭凤至死不知,明明他已经放弃和润玉争,为什么润玉还要夺位?

香蜜沉沉烬如霜中,润玉为什么要夺位呢?明明荼姚已经受到了惩罚,而旭凤,也当着他的面承诺不和他争天帝之位!按理来说,此时的润玉,应该稳坐钓鱼台,而不是大逆不道,妄想弑父夺位!可偏偏,明知道希望渺茫,润玉...

香蜜:看懂旭凤对锦觅的4次“报复”,才明白穗禾为啥那么悲惨

《香蜜沉沉烬如霜》中,锦觅在大婚之日,亲手用冰刃杀掉旭凤的名场面,让人记忆犹新。而且,旭凤还问锦觅:“你可曾爱过我”,锦觅说:“从未”二字的时候,不仅虐了旭凤,还虐了观众。这一刻,旭凤觉得全世界都塌了...

香蜜沉沉烬如霜:转世后的锦觅对旭凤未忘情,为何却要嫁进相府呢

导语:《香蜜沉沉烬如霜》这部剧进行到最后,以锦觅殒身为代价,阻止了旭凤跟润玉展开的天魔大战,也算是拯救了六界苍生。锦觅被天魔两股力量同时击中,直接就是魂飞魄散的下场,后来幸好被斗姆元君用一撮香灰保住了...

重温香蜜,明明错的是锦觅和凤凰,为什么所有人都要润玉退让?

香蜜沉沉烬如霜中,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纵然锦觅真正喜欢的人是凤凰,可她亲自签下和润玉的婚书却是事实,婚约没有解除之前,便主动和旭凤灵修,亦是无异于将润玉的脸面放在地上踩,这样的情况,怎么看都是锦觅和旭...

香蜜沉沉烬如霜:润玉不过是爱上了未婚妻锦觅,有什么错呢?

导语:很多人认为《香蜜沉沉烬如霜》里面的润玉不是真的爱锦觅,说他对锦觅所谓的爱里,有太多利用,也有太多算计,而且润玉一定要得到锦觅,是在跟旭凤较劲,他对锦觅其实是一种执念,并非真正的爱。那么真的是这样...

再看香蜜才知,润玉并不得宠,为什么却能娶最为得宠的水神之女?

香蜜沉沉烬如霜中,众所周知,天帝最疼爱的儿子是旭凤,最偏爱的则是先花神之女,也就是现任水神之女锦觅,而最最不重视的,则是润玉这个长子,然而,谁能想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天帝却做出了将自己最偏爱的水...

锦觅至死不知,润玉已经成了天帝,为什么还要削去旭凤神籍?

润玉成天帝后削旭凤神籍,锦觅竟不知内情?真相让人心酸!润玉为何非要除掉旭凤?香蜜沉沉烬如霜背后的权力游戏天帝润玉削旭凤神籍,锦觅蒙在鼓里!兄弟反目的真相令人唏嘘香蜜沉沉烬如霜:润玉成天帝后为何要除...

《香蜜沉沉烬如霜》发糖福利 灵修夫妇人间初kiss狂撩粉

江苏卫视每晚19:30幸福剧场的《香蜜沉沉烬如霜》持续发糖,你有没有感受到?自锦觅(杨紫饰)、旭凤(邓伦饰)下凡以来,观众屡屡表示“感觉每一天都像在过节”。不仅两人“同框即发糖”的画面甜进人心底,陨丹...

旭凤至死不知,他和锦觅那一夜,为何偌大的天界竟无一丝流言传出

香蜜沉沉烬如霜中,对于自己和锦觅的关系,旭凤大概是从未想过隐藏,哪怕是自己和锦觅的那一夜,旭凤也毫无顾忌的告诉自己的母神,妄想母神能够看在锦觅有了他的骨肉的份上,放锦觅一条生路,也同意自己和锦觅在一起...

重温香蜜才发现,润玉和旭凤,锦觅其实选谁都能很幸福!

香蜜沉沉烬如霜中,大结局锦觅选择了旭凤,然而,对于这样的结局,却是无数人的意难平,难平锦觅嫁给了仇人之子,难平润玉走上了太上忘情之路,更难平最后的最后,两个上神之资的存在,却生下了一只血脉连孔雀都不如...

明明都说润玉好,为何锦觅却一心要和旭凤在一起?她,并非眼瞎

  香蜜沉沉烬如霜中,要说润玉和旭凤谁更好,无论是花界,还是水神,都更认可润玉!可是,明明都说润玉好,为何锦觅却一心要和旭凤在一起,她,真没有眼瞎吗?    不得不承认,温文如玉的润玉和冲动鲁莽的旭凤...

《香蜜》假想篇:锦觅对润玉是否爱过?如果不选旭凤,选润玉呢?

导语: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错过一些人,时而幻想,当年如果选择了他(她)如今会怎样?在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中,润玉对锦觅情有独钟,无视身边默默追随的邝露,多次为了锦觅无视天规,付出其实并不比旭凤少。而...

甜蜜将成往事,锦觅捅刀旭凤,期待值远超“跳诛仙台”

追江苏卫视《香蜜沉沉烬如霜》的过程中,大家除了关注锦觅与旭凤何时灵修之外,最大的期盼恐怕就是盼着葡萄什么时候向凤凰刺那致命一刀。回想当年素素跳诛仙台,惹哭多少观众。素素没了眼睛,真的以为夜华不爱她了,...

重温香蜜才发现,歹竹出不了好笋,润玉和旭凤,锦觅选谁都是悲剧

香蜜沉沉烬如霜中,因为和旭凤的爱情,锦觅失去了肉肉,失去了爹爹,失去临秀姨,更失去了眼中的万千色彩!虽然,最终两个苦命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了,但踩在堆满至亲之人尸骨之上的爱情,真的有那么美好吗?其实所有人...

同样是喜欢锦觅,为何旭凤润玉敢娶她,噗嗤君却不敢迎娶锦觅

文-黑狸狸在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中,旭凤、润玉和噗嗤君都喜欢锦觅,为什么旭凤、润玉敢娶锦觅,噗嗤君却不敢?①旭凤旭凤敢娶锦觅,有三重原因。一来是他认为他和锦觅相互爱慕,他不想错过这段美好的姻缘。所...